柯桥日报 乡村纪事 00003 2023-03-191 2023年03月19日 星期日

柯桥日报 数字报纸


00003版:乡村纪事

江墅村:“城里人”向往“村里人”自豪

  南朝梁有一个江革,武陵王萧纪命他任会稽郡丞,他勤政廉洁,深受百姓爱戴。武陵王念及他辅佐之功,赐他土地建宅以作别墅。江革便在这里建了几间小屋,算作江府之别墅,简称“江墅”,村由此得名。

  茂林修竹、阡陌稻田、古树老宅……走进钱清街道江墅村,“暧暧远人村,依依墟里烟”的田园生活不仅令“城里人”向往,更让“村里人”自豪。“这几年村里的发展很快,能够在这样的环境里养老,真的很幸福。”眼看着村庄的变化,78岁的村民施友土又惊又喜。

  村庄整治提升村民幸福感

  走进江墅村,村内树木林立,村道整齐,空气宜人,纵横的河道和随时可见的石桥交融成景,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美丽村落,而这一切都源于近年来村庄实施的一系列有效整治。

  听江墅村党委书记、村委主任施生华说,近年来,村庄从完善基础设施、聚焦惠民实事、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工作,不仅新建党群服务中心,改造提升农贸市场,还强势清理一户多宅,全域提升村容村貌。村里的乡贤会成员更是纷纷慷慨解囊,捐赠善款用于村庄建设,为乡村振兴、共同富裕贡献力量。江墅村迎来了美丽蝶变。

  为进一步推进美丽村居建设,江墅村和浙江宇瞳文旅开展合作,打造了18亩以智慧农业为特色,集智慧农业科普、亲子研学、非遗体验、文化鉴赏为一体的青少年研学教育基地“智慧多彩田园”,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,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“网红村”。

  “临杭大道站出站口离村庄很近,随着地铁的开通运营,我们村民的出行更方便了,幸福感也就更强了。”施生华说,村民们对现在的乡村慢生活都很满意,而他要做的,就是将这份满意延续下去。

  名人效应激活乡村建设

  今年正月初八,江墅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,是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的一批高校学生。他们在江墅村待了13天,出了不少成果,不仅规划了江墅村文旅产业的整体方向,还设想了罗家伦书院方案,设计了不少文创产品,为江墅村的发展打开了新的思路,更为江墅村注入了青春和活力。

  罗家伦是清华大学前身——国立清华大学的首任校长,“五四运动”的命名者和学生领袖,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、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,其祖籍就是江墅村,他的祖居历经200多年岁月,目前仍保有四间老屋。为此,2021年11月,柯桥区与清华大学浙江校友会接洽,并与校史馆、建筑学院等开展校地合作,共同启动修缮并保护运营罗家伦祖居。

  眼下,罗家伦祖居迎来了全新亮相,陆续迎来不少游客的参观。此外,配套的青年驿站“新潮·舍”也已经完成建设,接下去,在祖居附近的闲置空地上新建罗家伦书院已经提上日程。过不了多久,这里将成为清华校友交流集聚地、清华精神传承发扬地、清华学术实践转化地,也让江墅村沉睡的乡村文化资源“活”起来。

  全媒体记者 曹梦婕